球形栗壳蟹

Arcania globata   Stimpson
   

  108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描述 体小,头胸甲呈球形,长稍大于宽,背面有几乎等长的锐刺及颗粒。额突出,分成两齿,头胸甲的腹面也密具细颗粒,但无刺。边缘共具10枚刺及1枚肠区刺,前侧缘的刺较后侧缘的为小。
第3颚足腹面有粗颗粒,外肢瘦长,长节呈三角形,座节长,约为长节的两倍。颊区也具粗颗粒,末半部特别隆起,末端分两锐齿,内齿薄,外齿粗而厚,下眼窝刺恰位于颊区末端齿当中。
螯足长度不足头胸甲长度的两倍,表面有粗颗粒,长节后缘有3—4枚刺。腕节和掌节也有细颗粒,指稍大于掌,两指内缘有细齿。
步足瘦长,以第1对为最长,末对最短,前、后依次渐短,各节表面均有微细颗粒,前两对长节的前缘有4枚小刺,后两对长节前缘有颗粒。第1对的掌节长度略等于指节,第2对的掌节稍长于指节,第3、4对的指节长于掌节,指节有沟及短刚毛。
雄性腹部呈长三角形(第3至第5节愈合),雌性长卵圆形,也分5节(第4至第5节愈合),雄性第1腹肢呈棒状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♀ 9.0 8.0
♀ 10.5 9.5
♂ 9.0 7.2
♂ 7.3 6.5

大小
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♀ 9.0 8.0
♀ 10.5 9.5
♂ 9.0 7.2
♂ 7.3 6.5

海拔范围
标本信息

标本采集地 1♂、1♀,黄海(35°00′N,120°30′E),水深32m,底质褐色泥砂,1959.07.19;2♂、2♀,黄海(39°00′N,127°00′E),水深23m,褐色软泥,1959.10.21;1♂、1♀,黄海(35°00′N,121°00′E),水深36m,底质泥质石砾,1959.10.31;1♀,东海(32°30′N,127°00′E),水深120m,底质细砂,1978.05.29;1♂,东海(28°30′N,126°00′E),水深116m,底质细砂碎壳,1978.06.05;1♀,东海(30°00′N,123°00′E),水深60m,底质泥质砂,1959.07.12;1♀,东海(30°30′N,123°30′E),水深57m,底质褐色粉砂,1959.10.22;1♀抱卵,东海(30°00′N,123°00′E),水深52m,底质砂质泥,1959.10.25;1♀抱卵,东海(28°00′N,122°30′E),水深79m,底质泥质砂,1959.10.25;1♂、3♀,福建(24°30′N,119°45′E),水深53m,底质砂质泥。